台灣藝文生態已經可以 定目劇 ?!


  • 理想定目劇 官方藝術界想像是否一致?





  •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11.04.10 01:08 am

    優人神鼓在花博舞蝶館演出「花蕊渡河」,是花博號稱第3齣定目劇。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再興攝影


    花博舞蝶館最夯的藝文表演「 百合戀」在連續演出196場後,落幕告別粉絲。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盧振昇攝影

    花博舞蝶館後台休息室裡,甫演完「花蕊渡河」下午場的優人神鼓團員,正與藝術總監劉若瑀討論演出心得。屋外隱約傳來人潮嘈雜聲響,與之對比的,除了優人靜定話語,還有劉若瑀特意放在屋內的一大叢銀柳:「我想讓團員藉這盆花,在吵嚷會場中找到靜下來的空間,讓生活仍然得到滋養。」

    「花蕊渡河」是花博號稱第3齣定目劇,像之前的屏風表演班「百合戀」、舞鈴劇場「秘密花開了」一樣,擁有場場爆滿人潮,再度堅定官方近年力推「定目劇」的信心。然而表演藝術界不免要問,近年官方推動定目劇的意義究竟為何?能否確實增進表演藝術品質、觀眾及未來?

    「 百合戀」。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盧振昇攝影

    定義│定點演出 每周至少5天

    文建會在去年底頒布的「補助民間推動文化觀光定目劇作業要點」中,這麼定義「定目劇」:定點演出,每周至少演5天,每場次至少45分鐘、每齣至少演3個月。劇場導演鴻鴻則指出,其實「定目劇」原文為「repertoire」,原指任一藝術團體、劇院能不斷輪迴演出的所有劇目、曲目。然而到了台灣,或許因為翻譯名詞「定目」的聯想,完全變樣。


    「秘密花開了」跳脫幾米式哀傷,成為一齣充滿夢幻色彩的戲劇。
    圖╱舞鈴劇場提供

    弔詭│百老匯 商業劇變定目劇

    如此定義落差,造成許多弔詭。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指出,就美國戲劇界慣用定義,定目劇應指非營利劇場在商業劇場機制成熟的大環境裡,為凸顯自己特色,所推出的可不斷輪迴演出的招牌劇碼。台灣最愛當作定目劇指標的百老匯音樂劇、張藝謀印象系列,「其實都是商業劇場,根本不是定目劇。」



    李國修以屏風歷來劇碼、場次、總人次表,說明台灣現行定目劇定義中「數字的盲點」:以「徵婚啟事」來說,1993年首演至今共演111 場,觀眾破14萬。倘若官方規畫的定目劇定點小,例如僅容200人的華山園區劇場,「徵婚啟事」大可連演兩年,絕對是長壽定目劇。



    困境│劇場不足 無法長期演出



    諷刺的是,「徵婚啟事」等深受歡迎的劇碼,其實是因台灣缺少足夠劇場,競爭場地團隊多,才須以隔幾年巡迴方式一再重演,「以時間換取空間」。然而這些被迫無法長期演出的劇碼,卻又因並非定點長期演出,不列入官方定目劇想像。官方大推定目劇卻沒看到根本問題出在劇院不夠。



    「屏風早就準備好了,但台灣大環境還不成熟!」李國修感嘆,台灣因為劇院缺乏、藝文風氣也不普及,至今未能產生可全靠營運收入維持的商業劇場,也就是諸如百老匯等劇院。



    李國修舉例,屏風甚至無法在大城市外的屏東等地演出,「因為根本沒場地」,只能和翹盼民眾說抱歉,也無法擴展更多觀眾及劇團規模。



    關鍵│良好劇院 左右發展方向

    就連花博演出「定目劇」火紅的舞蝶館,在表演藝術界看來,也非合格場地。

    「百合戀」編導黃致凱說,雖然很感謝主辦單位提供大量經費,但初次進館,實在有點傻眼:「只看到3樣東西,地板、天花板、觀眾席。」所有舞台裝置、音響等,都須外加,「我們笑說,這根本不是裝台,是蓋劇場的夢。」他認為,擁有良好定目劇院,將是台灣發展定目劇關鍵之一。

    然而官方似乎認為定目劇場地最重要的是保證長期演出。


    問題│提升品質 或僅帶來營收


    以文建會通過初選的5隊文化觀光定目劇團隊來說,除了十鼓擊樂團計畫在自有的十鼓文化村演出外,全民大劇團「寶島綜藝秀」計畫在中影八德路大樓、台南市餐旅觀光文化協會結合王藝明掌中劇團在台南生活美學館、拾藝整合行銷結合國民大戲班在士林中影文化城、高雄蘋果劇團在高雄港觀海台(香蕉棚)演出,地點多非正式劇院。

    在內容方面,5隊節目包含綜藝秀、鼓樂、掌中劇、傳統戲曲聯演、歌舞劇。看來雖多元,但最後勝出者究竟能否有效促進國內表演藝術品質及名聲,或只是在文建會規定結合旅行社配套下,帶進短線營收,也是問題。

    借鏡│優人劇場 生命力量所在

    看到官方觀光「定目劇」可能有的問題,劉若瑀早有腹案。優人在木柵老泉山上擁有戶外劇場,貓空纜車業者就曾商談「觀光兼看戲」可能。未來若能透過文創法,將山上劇場擴建為優人可打坐、練鼓的園區,「成為生命內在力量所在,而非僅為演出而演出、徒然消耗,這才是優人精神所在,優人發展定目劇也才有意義。」

    就像劉若瑀在花博鐵皮屋休息室一角擺上銀柳,用來提醒優人保持內在觀照,台灣在想像以定目劇場次衝人潮錢潮時,似乎也需要引人止步思考的力量,細索向前衝的意義為何。

    或許,官方發展定目劇如鴻鴻所說,只是「不懂文化下,對文化的想像」,作為符合文創意義的「尖端產業」。這究竟能否如願促進表演藝術發展,或反而占據其他優秀藝術創作者的資源呢?每一步都須小心翼翼。

    【2011/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理想定目劇/人力?財力? 藝術vs.娛樂

    【聯合報╱何定照】 2011.04.10 01:08 am

    台灣近年不少團體挑戰定目劇等長期演出,發現過去短期演出不曾面對的問題。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表示,以「花蕊渡河」來說,最大困境在於演出者不夠。該劇一天演3場,台上須22人,但打鼓甚耗體力,每場須輪番上陣,總共需60人。

    劉若瑀指出,百老匯等劇院向以高薪留人才,大陸包括印象系列等,以人海戰術取勝,農漁夫、工人晚上下工就可演,不需技術。然而台灣表演著重技術,收入卻很有限,未來優人若成立山上劇場園區,將培訓更多團,兼顧定點、巡迴演出。

    以幾米音樂魔幻劇場「走向春天的下午」首次挑戰百場演出的鴻鴻,則發現保持演員及工作人員體力及心情的重要。他認為,不同於太陽劇團著重精準,國內可藉多場演出不斷精修,並發展不同新鮮感,算是意外收穫。但諸如短期演出不曾有的洗衣費等費用,也讓劇團飽嘗苦頭,「成本增加1、2成」。

    「百合戀」編導黃致凱指出,優良定目劇如他的恩師李國修所說,須顧及普及性及永恆性,讓男女老少都看得懂;最大困境則在於如何兼顧藝術及娛樂性,照顧和屏風觀眾群不同的觀眾。他認為未來定目劇的主要方向有二,一是本土題材音樂劇,二是輕巧喜劇。

    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雖尚未挑戰定目劇,卻深感興趣。他贊同李國修「增建劇場,才能帶動表演藝術蓬勃」看法,也看好幾年後將在士林夜市旁落成的台北藝術中心定目劇場,應能和夜市商機連成一氣,帶動觀眾。「將來朱團也可養成三團,考慮定點演出。」

    【2011/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藝言堂/劇場不是文創產業

    【聯合報╱鴻鴻(作者為導演、詩人)】 2011.04.10 01:08 am

    真心話說在前頭:劇場不是文創產業。

    政府把劇場看成文創產業,準備挹注大筆推展預算,照理說應該感恩戴德才對。可是我不得不說,這個誤會可大了。

    劇場是一種高耗能的笨重藝術行為。不像影音、書籍,一旦作品完成,即可無限複製流通。劇場卻需要大量人力、空間、耗材,所費不貲,才能持續演出,巡迴更是浩大工程。劇場演出最可貴的「現場性」,必須依靠這些省不下來的手工與汗水,先天就不是易於循環複製的商品。所以一般劇場演出必須靠補助,否則收支平衡都很困難。

    台灣的「文創產業」遠景看似誘引企業投資的胡蘿蔔,實際上和各縣市政府熱中的嘉年華,思維如出一轍,就是要吸引人潮。官辦活動向來重量不重質,只要人潮湧入,媒體曝光,就算成功。至於節目內容,根本無人深究。眾多演藝團體為了花博、為了建國百年的丁點經費,勉強端出良莠不齊的節目,仍然無助於整體藝文環境的提升。

    台灣政府瞻望的「劇場產業」模型,無非是百老匯歌舞劇、或大陸的「印象系列」,然而那都必須仰賴大量觀光客的支撐。

    鼓勵團隊往「定目劇」發展,觀光需求與藝文市場兩環配套卻都未成熟,連揠苗助長都算不上,只能說是緣木求魚。這只能證明一點:主政者腦中光想著一件事:商業=政績。然而事實證明,每年台灣能有幾部「寶島一村」、幾部「海角七號」?成功範例並不能代表這是藝術創作唯一的出路。

    事實上,多數表演團隊,都還陷於無米之炊的窘況。辦公室、排練場、合適的演出場地,無一不缺。有點慈悲心的文化局(如台北市),會苦心找出閒置空間,讓劇團申請使用。然而空間會閒置,通常是由於老舊不堪、空間畸零、偏遠難至,又經常比鄰住宅區,只適合排練默劇。總而言之,是把一些難以利用的廢墟,暫時「施捨」給表演團隊。

    稍好的閒置空間常位在商業用地,電費高昂,表演團隊根本負擔不起。水源劇場蓋好了卻變成蚊子館,無人有能力進駐,就是一例。

    一方面政府寄望表演團隊能代表精緻文化出國爭光、又能在節慶時幫忙錦上添花;另一方面,卻是任由多數團隊三餐不繼,撿社會資源的殘羹剩菜。文建會的扶植辦法和國藝會的個案補助,猶如杯水車薪,無法解決藝文環境的根本困境。

    缺乏理想的演出場地,也導致製作思維的扭曲。官方熱中硬體建設,卻沒有長遠規畫與務實思維,導致全台灣找不到一所500至700人座的專業中型劇場──這個規模最適合在不用麥克風的情況下演出,最能讓觀眾席的每個角落都可看清舞台細節,也是多數劇團最容易達成的觀眾目標。

    任何歐洲的國家劇院,通常會有300人的小劇場、500人的中劇場、900人的大劇場。然而台灣,不是百人以下的小劇場,就是千人以上的超大劇場──從國家劇院到小巨蛋,實在都是極不適合戲劇演出的大怪物。

    巴黎、柏林等文化都會,以及亞維農、愛丁堡等藝術節的榮景,其實是由政府穩定而高額的支持,打造出來的。台灣的文化預算不多,用在刀口上更顯得要緊。不必奢想「超英趕美」,能不能規劃一些專業又廉宜的排練場、建造幾所專業中型劇場、好好籌畫一座表演藝術資料中心……這些都能促進整體藝文環境的多元健全發展,比「文創產業」的大餅,實惠多了!

    文建會,不要往旁邊看,我說的就是你。       【2011/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謝謝http://boylondon.pixnet.net/blog 彙整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