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追憶過往 : 我的2006澎湖民眾生活劇場經驗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王城氣度(已經消失的月刊---台南市文化基金會的網頁)
         複製剪貼曾經發表於書面出版月刊的文章
         搭配的圖片得直接去網頁瀏覽了
          http://tncftmm.blogspot.com/2006/12/2006.html 



邀請與等待──我的2006澎湖民眾生活劇場經驗

一段編織抒情心象的旅程

一次討論生活環境的行動

一場探索共同記憶的對話

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生長的土地?







那是一個特別美麗的暑假。筆者應澎湖縣文化局之邀,前往主持「2006民眾生活劇場工作坊」的第一天,當晚同時遇上了花火節的最後一場煙火表演,展開了迄今仍處進行式的「工作/旅程」,一場新鮮有趣的發現之旅。



由於該項活動的協力單位是澎湖縣社區營造中心(澎湖采風文化學會),前置作業階段的討論之中,表達希望藉此深耕與活化在地文化,整合澎湖在地文史資源,開發在地的創造力與文化情感,因此,筆者便決定了以「民眾劇場」工作模式為方向,融合創造性戲劇活動設計,並向表演藝術課提出了為期三個月的研習課程規劃進度表,最後的呈現將於十二月九日,在湖西鄉隘門社區每年一度的村慶「大家做伙到熱鬧」,在廟口發表。



回首這個還在進行中的工作坊,筆者一開始因受邀而有這份機緣重新近距離認識一個以觀光聞名的離島,除了碧海藍天、各式特產,漸漸的對於這座島嶼的生活樣貌、風土民情、文化活力有了較多方且深刻的體會。隨著工作坊課程次數的累積,透過約二十位學員的互動,筆者發現,這份「邀請」的動力一樣需要投射給他們,邀請這群在地的小朋友和成人回頭重新去看自己生活的環境,再次重新看見自己、以及澎湖與自己的連結。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探尋過程: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生長的土地?心中的未來存有什麼願景和疑慮?



筆者想起,一次課程進行中,跟學員們聊到澎湖的海對他們的意義?他們是否喜歡環繞澎湖四面的海?一位小朋友的回答讓人驚異:我才不看海呢!另外一次發展學員互動對話的過程中,現場滿滿熱鬧的銀鈴笑聲、沸騰歡娛,突然聽見一個國小高年級學員面容略顯憂心的向同組夥伴冷靜提問:你認為台灣的未來應該走上什麼路?頓時搞得那位就讀低年級的夥伴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朝我求救:老師,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又譬如說,安排了大家參觀位於文化局之內的海洋資源館,認識澎湖的漁業沿革、舊昔漁民生活,不少小朋友一致表示之前不曾來過;學員之中有來自二崁的才大姐、金票阿姨等,把傳統的「褒歌」朗朗上口,帶著小朋友吟唱,也讓許多小朋友哼得高興,說是第一次聽到。



於是,這份「邀請」的動力,還在每次工作坊之中繼續延燒著,同時,逐漸的多了一種「等待」的心情。



因為,民眾劇場的基本理念認為,人與人經由劇場藝術在特定自由空間之內的「對話」行動與過程最重要。這點影響了初始的規劃設定,乃是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性,諸多的遊戲練習都是為了提昇自身的敏銳度、覺察力與創造力,增進人際的互動互信互助,相當重視參與者在工作坊進行中的「對話」與自主意願。因此,盼望能夠漸漸把「老師」的身分慢慢轉型,目前已經降低「教導者」的角色比例為「引導者」,爾後的日子,期待加重「分享者」、「學習者」的定位。







每一次的工作坊都從一個大圓圈開始。 圖片提供/澎湖縣社區營造中心





彩色紙船成為排演內容的重要意象。 攝影/楊美英





從自己的一艘紙船開始,小朋友說出生長在澎湖的心情和願望。 攝影/楊美英





記得第一次活動結束隔天黎明,莫名失眠,在澎湖青年活動中心濱海的陽台寫下一段手札:



這不會是 演員訓練 或是政令宣導 或是文史複製

重點將會是 進行的過程

重點將回歸 所有成員的投入與自發自覺



這可以是

一段編織抒情心象的旅程

一次討論生活環境的行動

一場探索共同記憶的對話



藝術性?組織性?娛樂性?反映現實?……

想想昨天下午看到的許多小孩子的稚氣臉孔 幾位大人素樸的容顏

種種預設的立場或考量 先拋諸腦後吧



心中突然有個聲音:

來說故事吧!

來說說這些參與成員心目中關於澎湖的想法吧

關於澎湖的過往記憶、當下生活、未來願景……

他們的若干歡喜悲傷或憂慮……



我將會是個 暫時的主導者 一直的聆聽、觀察與欣賞者

鼓勵 等待 發現 澎湖人的行動力與想像力!!







摺一艘紙船,動手漂亮彩繪。 圖片提供/澎湖縣社區營造中心





梁采絃老師的舞台化妝課,大家上得興致高昂。 圖片提供/澎湖縣社區營造中心





小朋友們分組討論,自己創作,自己排練,不亦樂乎! 攝影/楊美英











文/楊美英(劇場創作評論人、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南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圖/澎湖縣社區營造中心‧楊美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